中文版  |  English 
首页 | 本院概况 | 院长致词 | 研究团队 | 新闻中心 | 山东论坛 | 山东省情 | 学术动态 | 合作交流 | 人才培养 | 研究报告 | 联系我们
本院简介  |  组织机构
站内搜索:
  院长致辞 更多>>
韩寓群,男,汉族,1943年9月生,江苏睢宁人,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京化工学院有机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毕业,大学学历。
  研究报告 更多>>
  联系我们 更多>>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best365备用网址
邮政邮编:250100
联系电话:0531-88363377传  真:86-531-88363377
电子信箱:ssd@sdu.edu.cn
学术动态
把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作为2011年山东省工作重点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4日 00:00   作者:   点击:[ ]

把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作为2011年山东省工作重点的建议

best365备用网址 魏 建

2010年12月17日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主线。在产能过剩、对外贸易摩擦不断、内需启动缓慢的约束下如何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选准切入点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2009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2010年中央进一步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合理确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开发边界,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加速推进高质量的城镇化进程已经成为有效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

我们认为,在现有的城镇化基础上,山东省应当在2011年把全面提高小城镇进程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

一、复杂形势下短期内的新动力:小城镇建设

目前可以预期的是十二五期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较为复杂的时期。国际环境中,因为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复苏步伐缓慢,国际贸易环境不断恶化,国际流动性严重过剩。国内环境中,物价上升趋势还在持续,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突破口还不明显,流动性如何有效稳健回收面临挑战,深层次的改革推进困难重重,经济增长势头面临国际流动性过剩和国内新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挑战。

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中央确定的经济发展的主导趋势是: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寻找新的动力及其构成体系。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和部署来看,2011年经济结构调整,是一种全面深度的调整。从三次产业看,需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做强工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从“三驾马”看,需要扩大消费、优化投资结构、增创外贸新优势。从城乡区域看,需要推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城镇化发展新格局。这些调整,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关系到转变发展方式的成败。

找到和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体系是一个较为长期和艰苦的工作,并且受多种约束因素的制约。比较而言,城镇化是在短期内能够启动的动力源。

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是能够有助于消化钢铁、建材等领域的过剩产能,扩大居民消费;二是能够有助于抑制房价。大中城市中保障房的供给有助于抑制这些城市的房价,同样小城镇中如果形成了较为充沛的房屋供给也将有助于抑制房价的上升。更为重要的是,小城镇的房屋需求绝大多数是真实需求,几乎没有投资和投机的空间;三是能够深度和高质量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利用农民进入小城镇的契机,以此为基础,展开公共服务一体化,全面实现户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等各个方面的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差异;四是能够有助于缓解大中城市日益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承载不足等问题,缓解大城市的移入压力。

小城镇建设,对于山东省的意义。首先是能够有助于改变第三产业偏弱的格局。小城镇建设不仅将有助于消化第二产业的一些过剩产能,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带动众多第三产业的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这将有助于改变山东第三产业偏弱的局面;其次是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山东的城乡一体化,改变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格局。与江苏、浙江、广东等相比,山东城镇化中的一个弱项就是小城镇发展严重不足。加速小城镇的发展步伐,能够有效降低与这些省的差距,使经济社会发展更为均衡;第三,能够为山东的经济结构调整赢得时间。山东的经济结构偏重、偏大,创新能力不足,资源依赖度较高。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成效,但是山东经济结构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所以可以率先全力启动小城镇建设工作,为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应得时间。

二、山东将小城镇建设作为十二五开局动力基础的基本依据

(一)山东省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1、镇

山东省小城镇发展速度偏低,且实力相对较弱,与山东省整体经济实力在全国前列的地位不相称。山东全省共有建制镇1111个,其中只有2个全国百强镇,95个千强镇中有62个但排名在500名之后。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镇区人口规模小,集中度低。一般地,小城镇镇域人口规模达5万人以上,镇区人口规模达2-3万人,才能产生一定的规模集聚效应。山东省大部分小城镇无论是镇域规模还是镇区规模,均达不到规模集聚效应的最低门槛。2008年,全省镇域人口达5万人以上的建制镇有504个,占全部建制镇的45.36%;镇区人口达2万人以上的有128个,占全部建制镇的11.49%,不足1万人的建制镇高达780个,占总数的70.21%。

2、县城

从附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的县城发展也较为滞后。建成区面积只有个别超过了20平方公里,绝大多数在10平方公里以上15平方公里以下。人口除去少数发达县市超过30万外,多数在20万以下,还有很大一部分不发达县的县城人口仅仅为10万人左右。并且这些人口统计中基本上把县城周围的农村人口也统计在内,实际人口数量更低。

3、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严重滞后

镇驻地的基础设施基本上不成体系,水电供给基本上有保障,但暖、气、垃圾处理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严重落后。县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与县域经济有着密切关系,较为发达的县域县城建设较好,经济欠发达县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都严重欠账。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落后是其发展的直接制约因素。

小城镇发展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山东省城乡一体化的深度发展,成为城乡统筹的重大障碍。

(二)山东省具备了有序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基本条件

1、经济实力。在总体实力上,山东的GDP名列全国前三。相当部分县市、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完全具备快速了推进城镇建设的实力。

2、潜在需求巨大。随着农民生活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户家庭具备了离开村庄进入城镇生活的经济基础。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基本上没有继续生活在农村的意愿。但进入城市的高门槛和小城镇的低质量制约了这些需求顺利转化为有效需求。

3、交通设施等外部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县城和镇驻地的道路已经十分完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近些年也都在向县城和镇集中,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4、近年的合村并居、社区服务集中化等为小城镇建设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三、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的主要思路

把2011年确定为“山东小城镇建设年”,在现有的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本着先发达后欠发达、先重点镇后一般镇的原则,科学规划和定位,在适当提前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规模,循序推进。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多元化投资来源。优先建设和改善基础设施,配套形成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多方面探索解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有效规模与小城镇人口与需求有限的矛盾。同时注重降低小城镇生活成本,提高城镇综合收益水平,释放和激发入住需求。

联系方式

魏建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best365备用网址

weijian@sdu.edu.cn

13506407565

上一条: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下一条: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

关闭

版权所有:best365备用网址网页 备案号:鲁ICP备案 05001952号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best365备用网址 邮政邮编:250100 联系电话:0531-88364000 电子信箱:ssd@sdu.edu.cn